預展時間
瓷器工藝品
8月6日至7日
上午9:00至晚6:00
拍賣時間
瓷器工藝品
8月9日(星期二)下午3:30
地點
北京昆侖飯店
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
景德鎮御窯廠自康熙年間開始,窯務逐漸制度化,其后一百數十年間可謂窯火不熄。但隨著太平天國運動興起,南方各省均被戰火襲擾,御窯廠的生產、運作受到嚴重影響,咸豐三年(1853)以后成品解京困難重重,最終于咸豐五年(1855)被迫停燒,故留存至今的咸豐官窯瓷器數量遠遜其他年代,精品更為難得。同光年間,慈禧太后權勢煊赫,御窯廠數次奉旨為其燒造專用瓷器,精美華麗程度更勝同時期傳統官窯,是清代官窯瓷器史的最后一抹亮色。
Lot 814 清咸豐 五彩花神杯一對
款識:“大清咸豐年制”六字二行楷書款
紀錄:香港蘇富比,1991年10月29日,編號223
尺寸:6cm. (2) Diam.
款
花神杯為康熙時期創燒的名貴品種,以十二月令花卉為紋飾,所見康熙花神杯有五彩和青花、詩畫合璧和有畫無詩共計四種,均精巧可愛,但雍正以后不再成套制作,爾后各朝多僅燒造水仙月季一種,其中尤以咸豐朝制品最為鮮見。
拍品造型精致,胎骨堅實,通體施白釉,釉面滋潤勻凈。杯壁以青花五彩裝飾,青花繪洞石,五彩繪水仙花繁葉茂,紅色月季自后方洞石處斜逸而出,另面僅兩叢水仙相依而生,布局繁簡搭配,畫面亦脫胎自康熙花神杯一月水仙花的紋飾,極富康窯神韻。
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清康熙五彩花神杯
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款五彩花卉紋杯
Lot 805 清光緒 黃地粉彩眉壽長春圖花盆
款識:“體和殿制”四字二行篆書款
展覽:“晚清帝后用瓷展”,北京,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5日
出版:《御堂佳器:晚清宮廷帝后用瓷》,故宮出版社,2022年,頁78、79,圖37
紀錄:北京拍賣會,2001年12月10日,編號1772
尺寸:24.6×16cm. Diam.×High
款
拍品為慈禧太后專用瓷,故宮博物院現藏梅花圓花盆畫樣上墨書“照此樣黃地五彩花六寸見圓花盆一對”,即為此一品種,此外相同紋飾尚有黃地水墨花、粉地青花者。
故宮博物院藏梅花圓花盆畫樣
花盆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光緒“體和殿制”款粉彩瓷萱草盆品種相同,外壁以淡黃彩為地,繪兩組折枝梅花、萱草,每組紋飾均以梅花環繞萱草,綠葉紅花在淡粉色梅花的映襯下,色彩明艷??谘匾宰?、藍、黃等色釉彩繪如意頭紋,唇下飾回紋一周。器底設有兩個圓形滲水孔。萱草寓長壽之意,與梅花組合,表達眉壽長春的美好祝愿。
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光緒體和殿制款粉彩萱草盆
體和殿原為翊坤宮的后殿,光緒九年(1883)為準備慶祝翌年慈禧太后五十歲壽辰,清宮斥資修繕儲秀宮,將儲秀宮南邊的翊坤宮后殿打通為穿堂殿,取名體和殿。翌年慈禧太后移居儲秀宮,體和殿為用膳之所。光緒十二年(1886)奉其懿旨燒造“體和殿制”款瓷器,乃慈禧太后專用,精美華麗,更勝同時期其他傳統官窯器物。
Lot 806 清光緒 粉彩路路連科圖折沿洗
款識:“大清光緒年制”六字二行楷書款
紀錄:悉尼蘇富比,2016年10月25日,編號163
尺寸:41.5cm. Diam.
款
拍品畫意與故宮博物院藏黃地粉彩鷺蓮紋盆相近,而尺寸更大,極富時代特色。
折沿洗尺寸甚大,以粉彩描繪紋飾,洗心繪荷塘鷺鷥圖,以深淺不同的綠色展現荷葉舒展之態,挺立的荷花或盛放或含苞,兩只鷺鷥涉水嬉戲,姿態迥異,畫面生機盎然。內外壁均繪折枝牡丹,皆花容飽滿,與故宮博物院藏慈禧畫《牡丹圖軸》相仿。折沿面飾云蝠紋,紅藍二色對比鮮明。底部施釉,留有支燒痕跡。
故宮博物院藏慈禧畫《牡丹圖軸》局部
拍品器形規整,紋飾設計精當,洗心畫面意境清新,折枝牡丹雍容華貴,邊沿加飾金彩,更添富麗氣息。
品相保存良好。